板狀剛玉的孔隙率是不是越低越好?

板狀剛玉的孔隙率是不是越低越好?

板狀剛玉的孔隙率 並非絕對「越低越好」,而是要根據 具體的應用場景和核心性能要求綜合判斷,其高低直接影響材料的導熱係數、強度、耐腐蝕性等關鍵指標,不同場景對孔隙率的要求差異很大。

1.首先明確一下:板狀剛玉的「氣孔率」是什麼?

板狀剛玉是由高純度α-氧化鋁(Al₂O₃)經高溫燒結而成的耐火材料,含有一定量的氣孔(包括開放氣孔和閉孔)。氣孔率通常指“體積氣孔率”,即氣孔體積佔材料總體積的百分比,是衡量材料微觀結構緻密程度的核心指標之一。

2.「低孔隙度」的優點:哪些場景需要低孔隙度?

當應用情境對耐腐蝕性、高強度、低導熱性(某些情況下)要求較高時 ,低孔隙率的板狀剛玉更具優勢。典型場景包括:

 

  • 鋼鐵業:鋼包和中間包襯磚/澆注料
    。鋼水和爐渣具有很強的腐蝕性。低孔隙率意味著材料內部的「通道」更少,從而減少爐渣滲透和鋼水侵蝕,延長襯磚的使用壽命。同時,低孔隙率還能提高材料的室溫和高溫強度,防止高溫下因結構疏鬆而導致的剝落。
  • 有色金屬冶煉:精煉爐和電解槽內襯。
    熔融的有色金屬(例如鋁、銅)和電解質容易發生滲透。低孔隙率可降低「滲透腐蝕」的風險,並增強材料的抗熱震性(最大限度地減少由孔隙引起的熱應力集中)。
  • 高溫窯爐:高溫燒成帶用耐火磚
    低氣孔率材料具有較高的緻密性,可承受1700℃以上的高溫荷載,並減少高溫下的體積收縮(低重燒收縮),確保窯爐的結構穩定性。

3.「高孔隙度」的必要性:在哪些情況下低孔隙度不適用?

當應用場景需要 抗熱震性、隔熱性和透氣性時,過高的緻密性(過低的孔隙率)會成為不利因素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優先選擇具有中等至高孔隙率的板狀剛玉:

 

  • 需要高抗熱震性的場景:窯門及需快速加熱/冷卻的零件
    。低孔隙率材料導熱係數高。在高溫冷熱交替循環過程中,內外溫差較大,容易產生巨大的熱應力,導致材料開裂。而中高孔隙率(通常為15%-25%)的材料,可以透過孔隙“緩衝熱應力”,提高抗熱震性(例如,陶瓷窯爐急冷帶內襯磚)。
  • 隔熱應用場景:高溫窯爐隔熱層。
    孔隙(尤其是閉孔)會阻礙傳熱。孔隙率高的板狀剛玉(通常與輕質骨材混合)導熱係數較低,隔熱性能較好。使用低孔隙率材料會導致窯爐散熱過快,增加能耗。
  • 透氣性要求場景:過濾材料、透氣磚
    在有色金屬熔體過濾、注氣攪拌鋼水等應用中,材料需要一定的透氣性,此時必須控制孔隙率在合理範圍內(如20%-30%),以確保流體通過而不發生洩漏。孔隙率過低會直接堵塞透氣通道。

Send your message to us:

Scroll to Top